百年楠木与苗家鼓韵共鸣 凯里情郎村走出“非遗+生态”振兴路

2025-04-26 15:26:00

春日的苗岭深处,凯里市舟溪镇情郎村的52棵百年古楠木舒展新绿,灰白树干擎起如盖,悠扬的木鼓声交织成一曲生态与人文的共鸣。这个因苗语谐音得名“情郎”的古老村落,凭借罕见的百年楠木群落和国家级非遗木鼓文化,正以“非遗活化+生态赋能+旅居融合”的创新实践,走出一条独具苗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情郎村与雷山、丹寨、麻江三县交界,这里黛瓦木墙与百年楠木林相映成趣,自然景观十分优美,村中36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楠木,构成黔东南州最密集的古楠木群落之一,这些被苗语称为“豆番略”的珍稀树种,曾是皇家宫殿的御用木材,如今成为情郎人敬畏自然的生态信仰。

“每棵古树都是护寨的神灵!”村支书李英臣指着树干上悬挂的保护责任牌介绍。2022年,凯里市林业部门投资35万元实施楠木种质资源库保护项目,通过“一树一牌一责任人一方案”的“四个一”机制,为古树建立数字化档案,并在群落核心区打造自然教育。村民自发成立护树队,定期召开院坝会共商保护策略,让“不能砍一枝一叶”成为世代相传的村规民约。春日里,枝繁叶茂的楠木群枝头,众多鸟类栖居于此,此时古树群化身“鸟类音乐厅”,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天然课堂。

情郎情郎,因情而变得更加浪漫。在这里,一段因楠木而生的爱情故事流传了上百年。

据传,700年前苗家姑娘阿娜和后生尤里经对唱苗歌相爱。后尤里染上瘟疫,为不传染他人,他独自钻进寨子的楠木树洞里居住。阿娜得知后,前往寻找,彼时尤里已奄奄一息,任凭阿娜怎么呼唤,都没有任何反应,阿娜伤心欲绝,于是用木棒去敲击楠木树,期待心爱的尤里能够醒来,经过三天三夜的敲击,尤里终于被痴情的阿娜的敲击声唤醒,他战胜瘟疫从树洞里爬了出来,在农历二月首亥日成就了一对美好姻缘,塑造了一段美好佳话。后来,情郎祖先用楠木制成木鼓,并确定农历二月的首亥日为情郎木鼓节,一直传承至今。

每年农历二月,情郎村木鼓节如期而至。附近村寨的苗族儿女身着刺绣盛装,在百年楠木环绕的芦笙场上踏鼓而舞。木鼓声时而如雷霆震荡,时而似溪流潺潺,再现苗族先民迁徙的壮阔史诗。“一舞跳千年,千年跳一舞”,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如今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。

村中创新开设木鼓文化传习所,将传统“拜鼓仪式”“祭鼓节”等开发为沉浸式体验项目,游客可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鼓点节奏、制作微型木鼓文创。近年来,情郎村联合周边苗寨推出“木鼓文化节”,融入现代光影艺术与“苗迪”街舞元素,吸引上万游客参与。村民杨昌芝感慨:“过去鼓声只在节日响,现在天天为乡村振兴敲新曲!”

生态文旅融合,古树新生催热“绿色经济”。

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,2024年6月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情郎村携手同行,以“精致康养特色山居生活宿集”为目标,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通过“村党组织+新型经营主体+村集体组织+农户”的创新机制,将苗族文化传承、人居环境提升、文旅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让沉睡的闲置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“过去十个月,我们怀揣对土地的敬畏、对文化的热爱,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:尊重苗族传统建筑风貌,修缮改造首批5栋闲置老房屋,让老房子焕发新生;融入木鼓、苗绣、农耕等文化元素,打造集‘康养旅居、苗俗体验、田园耕读’于一体的特色业态,如今的情郎村有‘一屋一景一生活’的诗意栖居——民俗展示厅、手工工坊、农耕体验园等空间,将为游客打开一扇体验苗族生活美学的窗口。”4月18日,在情郎村微度假目的地开村推介会上,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涓如是说。

诗意情郎,乡愁旅居。如今信步走入百年楠木群,走进“云村情郎精致康养山居”民宿,仿佛置身大自然的怀抱,游客在这里,推开山居木门,就能感受到淡淡木香萦绕的简约空间;站在露台,青山叠翠、楠木环绕,美景尽收眼底。当夜幕降临,温馨彩灯点亮情郎村、照亮楠木林,治愈久处城市喧嚣的疲惫心灵。在这里,春可赏漫山新绿,夏能听蝉鸣晚风,秋可看层林尽染,冬能品围炉暖意,四季都有不同的诗意与浪漫。

“推门走进民宿,有股淡淡的楠木清香扑鼻而来,让人神清气爽;加之复古而简约的设计风格,十分贴近农村的居住环境,有种回家的感觉。”作为贵州山区农村人的台江游客杨先生说,情郎民居的设计风格十分贴切当地特色。

情郎村的振兴之路不止于“独美”。以古楠木群落为生态坐标,该村向东串联青曼苗寨银饰工坊,向西衔接云谷田园智慧农场,向北联动营盘梯田农耕美学区,形成“环长岭岗生态文旅带”,进一步丰富游客凯里“郊区游”体验,带动周边协同发展,提升区域文旅竞争力。

“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情郎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,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让更多的人了解情郎村、爱上情郎村。我们相信,未来的情郎将与舟溪的山水人文串珠成链、交相辉映,让每一位游客都能邂逅不同的惊喜。”李英臣再次说,坚定坚守“保护为先、共富为要”的初心,让游客感受苗族文化,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。

在村里,现在村民们除了农忙外,也逐渐搞起了楠木文创产品创作、木鼓舞教学等乡村旅游新业态,进一步促进经济增收。

据悉,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已与多家旅行社达成合作共识,相信不久全国各地的游客将能体验到新情郎的独特魅力。

此外村里举办的“认养金丝楠木”“木鼓文化节”等活动,不仅让情郎走向更广阔天地,也让企业可通过碳汇交易参与楠木保护,游客可“云认养”古树并获赠生态文创礼盒,实现“保护者受益”的良性循环。

夕阳西下,古楠木的轮廓被晚霞镀上金边,木鼓声再次在山谷回荡,这个曾被大山“藏”起来的苗寨,如今正以古树为笔、文化为墨,书写着生态价值转化的乡村振兴答卷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

编辑 欧阳章杰

二审 安通

三审 熊诚

相关文章推荐